学科竞赛
经验分享 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学科竞赛 > 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费 > 经验分享 > 正文
数模经历与心得分享
作者:[]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7-04-20] 阅读次数:[]

等线参加数模竞赛对我个人而言还是收获颇丰的,主要分为以下三点:

1.数学知识的积累。数学建模,顾名思义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来建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在面对各式各样的题目时,能否有效解决,往往取决数学知识的积累程度。例如13年国赛B题中的纸片拼接问题,就是对于聚类问题的掌握。再如15年国赛A题中的太阳影子定位问题,能否将公式正确的推导出来以及采用有效的工具手段拟合参数就成为胜败的关键。数学知识的掌握对于我们广大工科学生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的工作往往就是将成熟的数学算法应用到实际的工程实践当中,从而增加工程效益。

2.合作精神的培养。数学建模需要三名同学的通力合作。尽管只是三个人的合作,但如果出现了不愉快,那么不但结果不会理想,整个竞赛体验都会变得很差。合作精神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并不是扮演好好先生就可以完美的合作。合作代表着从内心出发去理解别人,也许是不一样的声音,但不一定是毫无价值的声音。

3.选择与付出。选择做数模一定是会有付出的。从5月份的校赛到暑假集训,再到美赛前的寒假集训,如果再加上先前的准备应该会花掉一年的时间。即便如此,竞赛结果并不一定与付出成正比。作为成年人,我们已经脱离了大学以前那样的按部就班的学习方式。每个人的追求也不尽相同。一旦选择了自己想要走的路,坚持走下去,并为之而付出,最终坦然接受最后的结果,这不但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更是从稚嫩到成熟的转变。

至于建议到谈不上,只能说是作为经历者的心得吧。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能抱着太功利的心态参加数模竞赛。赛题只能在有限的几道里选,不一定有最擅长的。什么都想得到的人往往什么都得不到。平常心对待整个数模经历,努力做好每一道练习题,在团队合作中学习他人的优点,得到自身的进步与收获,这其实就足够了。

其实,我当初选择数模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不希望大学四年里只是上课和应付考试。除了参加团委作为社会经历以外,寻找队友参加数模,希望自己在知识层面有所提升。

希望选择数模竞赛作为自己能力拓展方式的学弟学妹能够坚持走下去,完成校赛、国赛、美赛并取得理想的结果。最后,有一句话与大家分享:使人成长的不是岁月,而是经历。希望大家都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冯泽润

2017.4.12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